第三十七节 咸阳问计
魏冉进内宫,施礼之后笑着说道:“白晖是个急性子,急急的跑回咸阳,到了咸阳宫求见王上,结果内史官依例安排。他一听要等到三天后,就跑来找我,我就带他入宫了,也没问他是什么事,姐姐、王上见谅。” 白晖在旁赶紧施礼:“白晖年轻不太懂礼数,也不知道所报的事情是否算是军务,心中疑惑多日,百思不得其解,只好到咸阳请王上、太后、穰侯作主。” 宣太后笑着说道:“不急,喝口水休息片刻,满头大汗的也说不出什么有道理的话来。” 有宫人送来的淡果酒,白晖连灌了三大杯这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。 这样子让秦王、太后、魏冉都笑了。 白晖又拿布擦了一把脸后这才说道:“臣的部下发现了一些事情,臣在路上的时候有想过,借这事和韩人作一个谈判。可进了咸阳城之后,臣心中又迷惑了,有个计划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。” 魏冉大笑:“莫非是整个河东郡?” “不,不!”白晖连连摆手,攻打半个河东郡对于白晖来说就已经是压力巨大,无数是军粮、军械、箭支、伤药、军服等等,都远远不足,若是面对整个河东郡,白晖感觉自己从此都别想睡一个安稳觉了。 秦王也笑着说道:“但说无妨。” “这煤的事,怕是瞒不住了。首先在半城北十里发现了巨大的煤矿,然后根据寻矿师的推算,整个河东,以及再往东边的韩国北部,怕是有许多煤矿。” 这话有一半是真,一半是假。 真的是,半城北确实发现了露天煤矿。 假的是,白晖只是与探矿师讨论了一翻,以语言引诱假设某种地形中会有煤矿,而河东郡以及韩国北部正好适合这个地形。 秦王问道:“你最初如何去想?” “用煤的消息换韩国一座城,以及他们的弩与铁甲。” 白晖确实是这么想的,因为韩弩独步天下,比起秦弩更加的厉害,传闻可以射到八百米远。白晖心说能达到五百米,就已经是恐怖的要死了。 听到白晖的想法后,秦王点了点头:“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,远者括蔽洞胸、近者镝弇心。” 白晖又说道:“臣想在韩魏边境找一处煤矿,然后卖给韩。” 从白晖开始间的时候魏冉就一言不发,他在思考,听到白晖说完后魏冉一拍大腿:“妙,妙计。此计精妙,可以离间韩魏。我大秦与韩可以密议,大秦在河东北上占据这座煤矿,然后煤矿与韩共分。” 秦王不解:“那为何不是魏人与韩人共享?” “他们会用煤吗?所以位置定要选在魏河东郡内。” 白晖立即插嘴说道:“汾城就有,汾西、汾北就有。” 魏冉哈哈一笑:“那么接下来,某一年某一天,天下人都知道有煤,然后秦韩为分利不公争论会,兵戎相见。咱们也有了攻韩的借口。” 宣太后这时问道:“煤是何物?” 秦王与魏冉都不知道如何解释,三人齐齐的看着白晖。 白晖说道:“王上赐的书简当中有个书简就介绍了二百多年前,已经有人在使用黑丹的历史,臣走访乡里也听过许多传说故事,臣以为,上古时期天翻地覆,许多高达百丈的巨树森林被深埋下地下百丈、千丈。” “恩。” 秦王等三人都是微微点点头,古人黄帝、共工、祝融大战等等,确实有许多传说。 白晖继续说道:“历史万年,数万年之久,巨木变在石头,这就是煤。” “或有理。” 在秦王等三人眼中,石头怎么可能燃烧呢,那么若是树林经千万年变成石头的话,那么这个解释倒是有理。 魏冉这时说道:“若是古树化为石,变成煤,那么怕是天下间到处都有,既然煤不能仅为我大秦所用,不如提早用这个消息换到实际的好处,姐姐,王上,你们以为呢?” “可以。”宣太后也认为这个提议好。 秦王又补充了一句:“既然瞒不住,不如早办。也顺便让咸阳城用上煤炉,让百姓有冬天不至于寒冷。” “王上、太后、穰侯。煤燃烧有浊气,多了会伤人,所以必须要有烟囱将气排到屋外,被风吹散。臣训练了一批工匠,臣请王上恩准臣派工匠来给咸阳宫增加煤炉。咸阳宫内的煤炉是靠炉将水烧热,由热水传入屋内,这样没有灰尘。” 宣太后称赞:“有心了。拿下半个河东郡,本宫亲自为你兄长指婚。” “谢太后。” 白晖得到了秦王的准许后,并没有带上他先前信中所说的秦宫内侍官,只身一人回到了定阳县,然后叫来了公孙龙。 “左庶长!”公孙龙施礼之后,叫人抬了足足五筐竹简。 此时,白晖深深的体会到,读书在先秦这个时代,不仅仅是件消耗脑力的事情,更是一件消耗体力的事情。 没等白晖拿起第一只竹简,又有七筐竹简给抬了进来。 公孙龙这才说道:“头五筐是依秦律,对于河东五城半以及河西守阳县各城池,新的法令完成版。请左庶长为新法令定名,好上报咸阳宫。” “名为,村联产承包合作条例。” 公孙龙听完这个名字立即追问:“那么税是以村为单位来征收?” 白晖反问:“你认为那一种好?” 公孙龙在第三筐竹简当中挑出两只:“这其中一只就是以村为征收体,每村一百户人,征收粮食之后再按各家出力多少,以及家中老弱妇孺增减分配。门下以为,以村来征收好,这样可以免于县中税吏的人数。” “那么这是第一步,你心中有第二步吗?” 公孙龙回答:“有,定阳西某村中,建有瓦坊一座,这个作为全村的收益分配。还有一村,依左庶长令,其有巨大水田一处,鼓励养鱼。那么门下认为,坊、畜牧也是村的收益之一,下一步门下想建议每村必有一牧,必有一坊,家家有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