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五十三章:顺水有人情
秦晋猜的没错,有骚乱的正是以江陵流民为主的几个民营。房琯自从跟着神武军重新东进以后,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到一处就把民营办好,幸而秦晋对他并没有记恨,因而更是尽心尽责。 对于秦晋的到来,房琯很是惊讶,民营骚乱并非军中大事,以他出马便可以轻松平息下去的。若在以往,遇到这等事,秦晋就连过问都是很少的。 “秦大夫何以亲自出城了?难不成有甚大事发生了?” 在房琯看来,能劳动秦晋亲自出马的,都不会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。 秦晋抵达新安以西五里的民营以后,便发现散乱已经平息了,这个房琯虽然有些自大,在兵事上又有些纸上谈兵,但处理民政也算得上一把好手。自从他把民营的规矩和套路摸清了以后,便发挥了极大的作用。甚至于一些从河东跟过来的军吏都赶到惊讶,从未见过领悟能力与办事效率如此之高的人。 是以,房琯那扫地的名声在神武军中竟也奇迹般的回升了。 看着满头大汗的房琯,秦晋呵呵笑了两声。 “也算不得什么大事,汝州太守郑审言送来了一封求情信,打算向老相公请教,请教。” 闻言,房琯便更是觉得纳闷,汝州太守郑审言的求情书?这都可都是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,秦晋此来究竟有何目的呢? 将信将疑间,房琯从秦晋的手中接过了求情书,待看到李白的名字以后,便忍不住失笑道: “秦大夫居然也慕此人之名?” 仅从房琯的面色表情上,秦晋就可以断定,他一定知道李白的下落,而且还对李白颇为不屑。 秦晋笑道: “太白诗名天下尽人皆知,秦某慕名有何怪哉?” 忽然,房琯竟一连声笑了起来,就好像发现了一件前所未见的奇事一般。 “想不到,想不到啊……” 他一边摇着头,一边感叹着,反而把秦晋弄糊涂了。 “李太白究竟是否在民营,老相公倒是说啊!” 房琯答非所问。 “想不到秦大夫如此务实之人,竟也偏好那些浮夸大言之辞!” 秦晋自然没有心思与房琯争论诗文风格的高下,便只敷衍的笑应了一句,而后又继续追问李白是否就在民营中。 房琯这才答道: “此人确在营中,不过却是朝廷通缉的要犯,已经羁押待决,只等着朝廷的准信。” 其实,李白的罪名说大不大,说不大也不小。历朝历代,附逆造反者,没几个有好下场的。但李白现在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,又没有什么具体的恶行,甚至于连从犯都算不上,即便朝廷降下罪来,充其量就是个流放之刑。 如果李白在别处,秦晋也不愿意越界多管闲事,可他现在既然落在了自己的手里,就没有坐视不管的道理。 “还请老相公不要慢待此人,秦某自会上书天子,为其求情开脱!” 这一下,房琯可真的有些惊讶了,不管秦晋慕名也好,崇拜也罢,那都是建立在个人喜好的基础上。然而,一旦为此向天子上书,那性质就又不一样了。 “难道大夫与其有旧?或是……” 秦晋只淡然摆了摆手。 “只是慕名,仅此而已,秦某与其连面都不曾见过。” 房琯还是难以置信的淡了点头。 “也是。莫非大夫要重用此人?” 他对心中的疑问,似乎要打破砂锅问到底。 “若是如此,老夫尚有一言相劝,此人浮夸放浪,志大才疏,当初太上皇就是看透了这一点,才让他待诏于翰林院,和那些杂耍戏子一般只做取乐之用。如果大夫有心重用,只怕会误了大夫的。” 秦晋也是有些奇怪,这个房琯平素里并不在背后说人的是非,如何今日竟一反常态了? “老相公大可不必这般担心,秦某也是给郑审言做个顺水人情,别无他意。” 见秦晋如此回答,房琯才眯起了眼,露出满意的神色。 “如此老夫就放心了。” 秦晋又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民营的情况,便要带着随从返回新安城。这时,房琯又拉住他问道: “大夫为了此人亲自前来,如何又不亲见其一面?” 秦晋只以反问作答: “见有何益?” 没等房琯反应过来,秦晋与麾下数百随从已经绝尘而去。好半晌,房琯才回过神来,这才是他一贯认得的秦晋啊。 说实话,当世之人没有不喜好诗文的,但这个李太白却是给他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。当初太上皇的地位仍旧如日中天,天下承平已久,房琯奉旨与办差时就与这个诗名一流的大才子有过一次交道。 房琯本来也是慕名已久的,然则见到本人之后却发现与想象中大为不同。未见其人,便先闻到了浓浓的酒气。交谈间,更是借醉不逊,满腹牢骚,对他也是有意无意的冷淡奚落。他也算在宦海浮沉半生,郁郁不得志的人,见过的数不胜数,然则如此自甘堕落,慢待于人的,却是极少见。 如果秦晋用了这样的人,在崇尚务实而排斥务虚的神武军中,必然是一根臭的不能再臭的搅屎棍。 究其根本,房琯力劝秦晋不要重用此人,就是因为这一点,而绝非私心。 其实,这世上对那位郁郁不得志之人报之以同情者比比皆是,可究其根源脚下的路还不是他自己走出来的? 奏对于君前的机会,天下才具之事何止万千,又有几人可得?还有此前永王谋反,天下间但凡稍有智慧之人都能看得出来,定然事败,他却一头栽进去,又能怪的谁了? 秦晋回到城内以后,磨延啜罗叔侄已经在县廷内等候多时,回纥精兵明日将开赴长石乡与杨行本会合,在临行之前,他还有一些话要着重交代。 磨延啜罗身上的伤大致好了七七八八,而药葛毗伽依旧脸色蜡黄,走路说话都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,显是身上的伤害没好利索。这也不奇怪,磨延啜罗毕竟是才过而立之年,年富力强,身体壮硕。药葛毗伽却已经年过六旬,老胳膊老腿又怎么能比得过年轻人恢复的快呢? “大夫见笑了,小人这身体八成是不能随军同行了,还请大夫开恩,容许小人留在新安静养,只让啜罗一人前去即可!小人唯独担心的就是,啜罗年轻气盛,万一情敌冒进,坏了大夫的计划啊!” 秦晋却笑道: “磨延头领骁勇善战,老头领不必替他谦虚,尹子琦叛军精锐伤亡过半,军心离散,现在正是我大唐反击的绝好机会,回纥精兵也是时候亮出来了。” 磨延啜罗当即便像秦晋表示,愿率部死战,不死不休。 秦晋仍然着说道: “秦某让回纥精兵出马,可不是去送死的,多多斩获首级才是正理!” 其实,秦晋所担心的就是磨延啜罗叔侄这对老狐狸,已然会向应付房琯一样,出人不出力,那他留着这叔侄二人就没了任何意义,不如让卢杞将其一举歼灭,然后再收编了他们的残部。 整个谈话的过程,秦晋都在顾左右而言他,可药葛毗伽却有如坐针毡之感,不多时就大汗淋漓。 大约一个时辰以后,叔侄二人离开县廷,却听磨延啜罗的声音有些不满。 “叔父何以唯唯诺诺,咱们当真如此不堪?要匍匐在那姓秦的脚下苟延残喘?” 药葛毗伽却双眼眯的更细了,仅仅留下了一道分辨不出的缝隙。 “啜罗啊,你道秦大夫真是和你我叔侄扯闲话吗?他是不信任咱们啊,怕咱们像对付房琯一样对付他。倘若咱们稍有异心之举,随时随地都有人头落地的危险啊!” 听了叔父的这一番分析,磨延啜罗也被吓了一跳。他在这种勾心斗角上向来比叔父迟钝许多,现在才觉得后怕,身上竟也冒出了冷汗。 “若非叔父提醒,侄儿还如在梦里呢!叔父主动留下来,想必也是安秦晋之心吧?” 叔侄二人上了马车,药葛毗伽费力的坐下,这才说道: “是,也不是!老胳膊老腿受了伤,身子好的就慢,哪还有精力和体力去打仗呢?主动要求留下来呢,也确有安秦晋之心的打算。啜罗,此战你尽管放开了打,这神武军中,尤其是那个杨行本,以叔父观之,安禄山麾下除了尹子琦和史思明,已经再没有人是他的对手。现在尹子琦刚刚遭受重创,无论心气还是实力都严重的萎缩,如果所料不错,神武军此战至少有八成的胜算。” 说到这,药葛毗伽喘了几口气,然后又道: “咱们回纥勇士从草原上不远万里的过来,一路上不是受制于人,就是保存实力,不曾打过一次漂亮仗,让汉人小看了咱们。明日以后,如果啜罗能一雪前耻,也算咱们不虚此行啊!” 磨延啜罗郑重点头,叔父的交代也正是他内心中的想法,自打南下以来,遇到了太多的窝囊事,如果不能在战场上夺取功勋,就连自己心里的那一关都过不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