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四节 恶狠狠的好人
猪食! 卫小白的话音刚落,就见无数双眼睛盯了过来。 陈琳心说坏事,卫小白的话惹了众怒。却见卫小白暴喝一声:“看什么看,过了海你们再吃饭的时候,想一想现在吃的是不是猪食。” 凶巴巴的卫小白所有人给吓住了。 卫小白又冲着陈琳吼道:“就他娘的为了一口饭,一件衣。能吗?” 陈琳无语,卫小白说的是事实。 卫小白声音更大了:“盛唐的时候,平均到每个人,大唐一年的粮食产量有三百斤。现在呢,一万万两千万人口,有多少粮食。整个天下,一年打下的粮食,平均到人头上,连他娘的一百六十斤都没有,吃什么。” 陈琳不语,这个数据一算,还真是这样。 一年全大唐打多少粮食,有多少人口,按人头这么一算,还真是不到一百六十斤。 卫小白冷冷一笑:“刺史,你是刺史。你说说,你治下,按人头算,粮食有多少,超过一百八十斤,我卫小白给你道歉。” 卫小白往北边一指:“楚亭那刺史更混帐,他治下的楚亭,这里肥沃之地,粮仓之地。有他娘的一百三十斤没有。” “再说布。” “大唐最盛世的时候,一年都没有八百万匹布,作一身衣服要多少布。你见过纸衣吗?北方有多少人过冬的时候穿的是纸衣。再说你治下,有没有按人头算,一人一年一身新衣服,有,还是没有。” 码头上的众人吓傻了。 站在那里发火的不知道是谁,可一言不发的,是一位刺史。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县令就是天,刺史这官太大,他们想都不敢想。 卫小白点了一支烟,发给陈琳一支,陈琳谢过后拒绝。 卫小白语气放缓:“别说我和你斗气,萧四你知道。萧四跟着我干,带了老老少少有万八千人,我给萧四保的是,一年一个人最低五百斤白米,是白米,是去了壳磨了麸的米。人最底两匹麻布,一串钱。” “这是最低,干的出力的,干的好的,翻倍,再翻倍。” 陈琳默默的点了点头,这个数据他有过猜测,也派人暗中调查过。虽然萧四口风很紧怎么也不说,但那些炉工们领的米确实是实实在在堆在那里的。 这些米,可以让陈琳推算出来卫小白给了他们多少。 卫小白又说道:“岳敬,好汉子一条。被人整,脸上刺了字。他这会带人替我去砍人,这是玩命的活,他部下士兵所得,至少是萧四那边三倍保底。你说,我娘子苦不苦,撑这么大场面,苦不苦。” “苦!” “雷州,我和你矫情什么,我那有功夫和你斗心眼,那有功夫去矫情。五百万石大米,再运不回来,让雨水一泡,我心疼。这么多人要吃饭,这么多人要活命。你雷州的木匠,老蓝的船匠,一天干七个时辰,为什么?” 陈琳退后三步,对卫小白长身一礼。 卫小白也长身一礼回应。 起身之后卫小白说道:“去喝酒,你也别怪我,我没办法。” “借白哥儿的酒,某陪罪。” 卫小白和陈琳离开了。 码头上几个汉子默默的放下了碗,相互看了看,都往码头停船的地方走去。很快,他们背后人也越来越多,都跟着往船那里去。 码头上的船,有要从船下靠人力背人的米袋子,也有需要抬下的木料。 米是给五镇的口粮,木料则是让五镇安排人手制作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,说句可悲的话,占婆那里连人均一双筷子都没有,吃饭靠手抓。更不用说,用来运粮食的独轮车,板车等等工具。 更重要的是,需要五镇的工匠,为琼崖制作弩架,这才是最需要的。 原本天黑就没让人再作工。 这些人也是听了卫小白的话,感觉再不作点什么,对不起吃的那碗饭,再想五百万石大米若是被大雨泡了,他们心里了难受。 有个好官,是福。 那官,是个好官,虽然穿的和乞丐一样,说话还骂人,可人是好人。 卫小白发这一通火,没瞒任何人,码头上有士兵听着,也把这话传给了自己的上司,很快杜子春、虞正卿,就是公主李昭宁都听到了。 虞正卿只对李昭宁说了一句话:“殿下,赶紧把驸马带回琼南城。” 李昭宁只是在笑。 他们都明白,卫小白这是故意的,这话是对阿琳说的,事实上也是对五镇讲的,更是让这些准备去琼崖的人听的。 这就是在搞事。 虞正卿毕竟要让卫小白刹车了,否则再搞下去,五镇有可能对楚亭府起兵,直接就反了。 他们毕竟被压抑了太多年。 眼下,五镇不能反,以后也不能反。 虞正卿要和平接管楚亭,不是要打下来。 宴会厅,陈琳见到李昭宁的时候,施了大礼。正捧着酒碗的胡成德也跑过来,陪着一起施大礼,然后是杜子春。 李昭宁在这样的场面之下完全不虚,说了许多安抚的话,也画了几张大饼。 比如,五镇会安排全部换装,换上好军械。 雷州这边,会大力资助杜子春等流放的官员兴办的学院,无论是钱,还是纸墨书本什么的,都会有。 提到粮食,卫小白其实也很无奈。 在真实的历史上,开元盛世的人均粮食产量,一千多年经历了多少朝代都没有再超越过,就是现代,在八十年代初,才超过了开元盛世的人均三百斤粮食。 安抚到最后,李昭宁说出一个目标:“本宫认为,当下要务,要在一年内让人均粮食与布匹、盐、铁超过开元盛世。下民虽不计入人口,却也要单独计算一份口粮的消耗,众卿当用命。” “我等领命。” 人均三百斤,这个数据对于除琼崖外的官员来说,感觉是一种人生的挑战。 虞正卿却是明白,若靠物资换粮食,琼崖当时有两万人,早就超过了这个水准,不过眼下琼崖原本的百姓加入,那么也要引导他们懂得种田。 看来,要办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