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二章 皇帝不急,太监也不急
秦府的春节非常热闹。 秦良玉离家好几年,这一次也必须要跟父亲兄弟们一起,做着迎来送往的招待工作。 这些倒也没什么,算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。 让秦良玉感觉难以接受的是,她需要穿女装啊。 嗯…… 其实魂穿这些年来,她基本都是穿男孩儿衣服来的。 在军中这个自不必说,肯定是窄袖修身款,不可能穿宽袖长袍。 就算是在戚府里,为了练功方便,也都是男装打扮。 好在古代男人也穿裙子,尤其是大明朝的男子还很喜百褶裙样式的衣服。 锦衣卫在参加一些仪式的时候所穿的礼服便是百褶裙,非常华丽,制造复杂。 秦良玉真是欲哭无泪。 胭脂水粉她是坚决不用的,可即便如此,穿红戴绿的这一身行头套着,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也变成了大观园里的十三钗。 四个丫头也都有新衣服,不过她们的衣服是秦良玉给安排的,自然跟男装差不多,就是花色鲜艳了一些,上面纹了些花叶之类的图案。 幸亏秦葵也不是刻板教条之人,除了大年初一那一天跟亲戚走动的时候,其余他并不要求秦良玉穿什么。 虽然辽东局势正在慢慢导向努尔哈赤,播州杨应龙也开始蠢蠢欲动,但是躲在忠州过逍遥日子的秦良玉毫不挂念,每天都过得心安理得。 对于这两件事,皇帝不急,太监也不急,满朝文武,可能就一些比较忠直的大臣们比较着急,但是毛用没有。 既然这些国家的主人们都不着急,秦良玉着什么急。 李如松死了半年多了,朝廷还在为谁去接任辽东总兵争论不休。 李如柏称病在家,门都不出。本来有人举荐李如梅,可惜他死活不要,说自己腿上有伤,去不了辽东。 再加上皇帝不怎么管事儿,辽东总兵竟然空了半年多。 趁着辽东军群龙无首,被各种情况推迟了很久的建州海西女真大决战终于还是爆发了。 建州女真统共集结了一万人左右,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。 海西女真也不嫌麻烦,又一次聚集了九部联军,共计三万余人。 双方在古勒山(辽宁省新宾县)一带爆发了最后的决战。 努尔哈赤先是派出一些斥候外出侦查,幸运的擒获了海女女真联军的一个步卒。 经讯问,确认了来犯之敌足足有三万之众。 三倍于己的兵力让许多建州女真的将领们惊骇不已。 不得不说,努尔哈赤并非一个草包。还是有两把刷子的。 面对这种情况,他认为,对方虽然人多势众,但是首领过多,内部调度杂乱不一,互相之间难以统一行动。 因此,只要能够攥紧拳头,朝着对方核心的几支队伍砸去,便可轻易击溃对手。 九部联军先后围攻过扎喀城,还有努尔哈赤的大本营所在黑济格城,都是徒劳无功。 联军又被建州女真士兵在沿途设置的重重障碍工事所阻拦,首尾如同数段长蛇一样,缓慢行至古勒山下。 第二天,努尔哈赤率领兵马占据着险要地势,按兵不动。 而海西女真联军则主动上前来围攻。 努尔哈赤命令四弟雅尔哈齐都前去迎敌,将联军先锋暂时拖住。 之后,努尔哈赤则亲自率领着一支队伍,绕道叶赫部的背后发起突袭。 叶赫部族士兵陷入一片混乱。 乱军丛中,他们的部族首领竟然被努尔哈赤这边的一个将领杀了。 叶赫部的士兵仓皇收拾起首领的尸体,夺路而逃。 其他部族的那些贝勒王子们见到盟主叶赫部的人都跑了,立刻士气涣散,也纷纷丢盔卸甲,一路溃退。 所以说,盟主不好当啊。 这时候,建州女真的主力部队从山上一拥而下,趁势掩杀,九部联军一败涂地,乌拉部的领军贝勒直接被建州女真生擒。 建州女真部队更是不给对方活路,他们乘着声势一路追击至百余里之外的辉发部境内。 从早上杀到了天黑时分,努尔哈赤这才收兵回城。 九部联军的惨败改变了建州和海西之间的力量对比。 在一年之内,海西女真就被逐步吞并走向灭亡了。 努尔哈赤一战成名,“军威大震,远迩慑服”。 更为脑残的是,明朝竟然封其为左都督、龙虎将军,还给努尔哈赤送去了奖品。 努尔哈赤则自称“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”。 很快的,努尔哈赤以古勒山大胜之余威消灭了参与了九部联军的讷殷路部。 之后,他又命令二弟穆尔哈齐率兵攻打讷殷驻地佛多和山城,顺势征服了珠舍里部,再加上早前已经征服的鸭绿江部,努尔哈赤已经完全将长白山女真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。 至此,经过十年的征伐不休,努尔哈赤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落。 史书上记载,“各部环满洲而居者,皆为削平”。 辽东逐渐变成了努尔哈赤的地盘,西南一隅的播州也按耐不住了。 其实朝廷已经派过人小规模攻打过杨应龙了。 一开始四川总兵领了一些人去剿匪,结果刚刚抵达娄山关,杨应龙便诈降了。 他玩了一手两面派,一边说自己投降,一边又暗地里派遣士兵冲杀娄山关,结果官军大败死伤过半,四川总兵也被革职。之后,兵部侍郎命令重庆知府请杨应龙来重庆一趟。 你别说,杨应龙这个人还真有胆量,他还真来了。 双方商量了一下,最终是杨应龙统一缴纳四万两白银作为赔偿,还有一件事就是让二儿子杨可栋留在重庆作人质。 然而杨应龙刚走没多久,杨克栋就客死他乡,不明不白的死在重庆了。 杨应龙听说二儿子竟然死了,便表示拒绝缴纳赎金。 其实这个时候,双方已经是撕破脸了,因为事儿已经做绝了。 秦葵和秦邦屏被召集去重庆,也是因为这个情况,重庆府已经做好了要开战的准备了 可惜,朝廷不同意开战。 那些内阁大臣们还有顾虑,一个是缺钱,另外一个是皇帝没发话,谁也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