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二四章 备战
即便有“强人工智能”辅助,终究也只是干活的,一切权衡、决策,都要自己去应付。 越是到这种时候,时间流逝的感觉,越是强烈,也不知是因为身体与脑神经系统的衰老,让时间感变差,还是每一天的日程安排的太密集,总之,方然的确能觉察到,与年轻时相比,现在的一天,一星期,乃至一个月,似乎都快了很多。 随年龄的增长,时间流逝感会越来越弱,一转眼,就会觉得时间飞快,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 生活中一旦觉察到这点,对普通人,多少就会心生感慨与几分紧迫,站在永生的门槛前,方然则没有惴惴不安的感觉,他只是偶尔回忆起过去,想起很多年前,那站在冰冷冷院子里,看着烟囱里滚滚黑烟的孩童。 从五岁时起,一转眼,已经五十多年过去了。 人的一生,倘若拘囿于旧时代的条件,至此已是黄昏,一些人或许忐忑不安、因死亡临近而恐惧。 另有一些人,则沉浸在工作、家庭与爱好之中,拒绝凝视那宿命般的未来。 不论对前景持什么样的态度,有一点是不会变, 该来的结局总是会来, 谁也逃不脱。 但是身为阿达民,或者,身为这时代的一个普通人类,同样感受时间流逝,岁月如梭,当死亡的冰冷气息被阻挡,乃至于有可能就此消弭,五十七岁的男人就有一点迷惘,不知道、且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, 不知道自己,该怎样面对这漫长,且,或许将会没有尽头的人生路。 五十七岁,年过半百的年纪,这怎么说也不算是一种高龄,尤其是在现代社会。 不过,想象那必将经历的未来,稍微摹想一下自己今后的人生,一百年,两百年,乃至一千年那样久,奔流不息的时间长河,便呈现在眼前。 那景象,比疾驰的时间列车更震撼, 更让人意识到自己置身其间的,是一种怎样神奇、又多么宝贵的经历。 列车疾驰,永远不会停歇,而现在,身为盖亚管理员的自己,应该已站在了长长列车的第一节,或许就站在列车最前端的位置,透过车窗,向前眺望,却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灰蒙蒙,与氤氲弥漫的光亮。 未来,的确是存在的,但身在此时此刻, 却永远都无法看清那一切。 所以人生就是这样了吗,在挣脱死亡阴影的笼罩之后,漫长的人生中,唯一真正值得为之努力的,便是探寻未知,追寻人类自古以来的最高理想。 向着茫茫宇宙,向着广阔浩渺的未知世界,探索,发现,直到时间的尽头, 这,才是死亡画皮下,那人生一世的本相。 想法,每次回忆过去,大抵总会在天马行空中结束,继而投入工作。 但,也并不是每一次回忆,都充满摹想,有时候,方然也会想起那些具体的人生经历,回忆起某段时期,回想起某个画面,甚而, 回忆起曾经历过,并在心头留下些许痕迹的一切。 正由于这种回忆,让阿达民在忙碌之余,仍然抽出时间,在西历1510年秋季的某一天,驱使“替身”前往南大陆某地。 布宜诺斯艾利斯,单看名字,会让人想起风光秀丽的海岸线。 但今天,和盖亚表面的类似地点一样,原先分布着建筑物的ama_470研发机构,已被废弃,工程机械与工程机器人时而出没,寻找可用之物,并在距离旧址不到十公里的内陆,建设崭新的地下城市。 ama_470的代号,也被更新为g_541, 象形文名称“秋分”。 动用大批工程机械,与“盘古”麾下的南大陆apos_ai,“秋分”地下城的规模与总体规划,与其他定位类似的城市一致,设计容量约200,000。 二十万人,单看人口规模,并不是一座大型城市,至少在人口密集的旧时代是这样,但“秋分”城的规划面积却十分庞大,占地约1,000平方公里,换算人口密度仅为两百左右,仅相当于旧时代城区人口密度均值的十分之一。 一般而言,人口密度越低,城市的居住舒适性越好,在新时代科技的加持下就更是如此。 不过,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,从零开始、崭新规划,显然是浩大的工程,即便以全自动体系来完成,到1510年秋,总体施工进度也仅完成约1%。 考虑到迄今为止,施工已连续进行了六个月,抵达此地的阿达民一算便知, 这座城市恐怕要五十年后,才能竣工。 五十年,倘若没有永生的手段,“秋分”等于就和自己、乃至这时代的大多数人没什么关系了,他这样想。 一边思索,一边驱使“替身”走下旋翼机,搭乘隆隆作响的工程车辆穿过隧道入口,进入正在施工的地下部分,眼前所见的,完全是庞大而略显粗糙的支持结构,百分之一的施工进度意味着“秋分”的地上部分还未开工,到处都还是毛坯。 在“替身机器”内,asa为阿达民呈现出设计图,方然对照着看了几眼。 浩劫后的盖亚,百废待兴的人类文明,资源、能源乃至科技人才,都很宝贵,如何分配各项工程是一桩慎重的决策。 所以对“秋分”这样的新城市,方然的设想,是按“不计成本的高标准”,而在建设时,则充分考虑到轻重缓急,目前只在南大陆、北大陆、西大陆与南方大陆开工四座,一边建设、一边完善规划设计。 很显然,不论“秋分”城,还是其他三座新城市,都不为解决眼前的民众安置。 统一盖亚已接近一年,现在,盖亚表面的近三千万民众,已百分之百被迁入安全系数更高的地下城市内,地面定居点几乎完全废弃,以杜绝各类意外与事故。 而全新设计的“秋分”,则在庞大的地下结构之上,构筑城市主体, 在“行星防御体系”建成后,才能投入使用。 一座占地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,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,工程量很大,但这并不是apos……